国庆里的丰收季丨幼葫芦催生“亿元村”吸引天下商客来“淘宝”2022年10月19日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齐鲁大地进入了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时节。近年来,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牢记嘱托,奋力打造长势良好,即将交出一张盈车嘉穗的“丰收答卷”。今年的国庆假期,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们走进田间地头、山间海边,与在丰收一线的人们一起,记录热火朝天的收获画面,讲述

在前不久闭幕的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尼山大学堂里一只文玩葫芦吸引了海内外嘉宾的目光。据参展方介绍,这只文玩葫芦历经2000天养成,可以卖到三到五万元。

一只葫芦为何能卖到如此高价?今年国庆假期,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专程来到全国最大的葫芦种植、加工基地——山东聊城,走进位于聊城东昌府区堂邑镇的“中华葫芦第一村”——路庄村,寻找“小葫芦”撬动“大市场”的奥秘。

路庄村的布局很有意思,它分为两个自然村,路的东头叫路东村,路的西头叫路西村,这里被称为“中华葫芦第一村”。

在路庄村里转一圈,沿街大大小小的商铺全是与葫芦有关的商店。随便推门走进一家店,仿佛就一下子进入了“葫芦世界”,屋里悬挂着的淘宝网、桌上摆放着的、地上晾晒着的葫芦不计其数,让人震撼。

现在正是葫芦的销售旺季。在村里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汽车,背着背包、操着不同口音的客商在一个个葫芦商铺里进进出出。

“你猜猜我这个葫芦值多少钱?”在一家叫做琳姐葫芦的商店门口,看到记者在拍摄,来自河北的客户兰先生主动上前,双手捧着一只造型奇特的葫芦说,“我是河北沧州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到聊城淘葫芦,今天就淘到了七八只品相好的异型葫芦,我手里这只至少能卖到8万元。”

送走客户,琳姐葫芦商店的老板于朋邀请记者进店看一看,“这只‘三肚’葫芦,2万多;这只叫‘双胞胎’,市场价五六千;这是‘腰子’,价格在1.5万到2万之间;这只葫芦叫‘蜗牛’,有可能是全国最大的一只蜗牛葫芦……”

于朋也不是本地人,他老家在德州,年轻时喜欢玩葫芦,后来干脆在路庄村开了间门店,拉着媳妇一起做起了葫芦生意。每年7月底,他们两口子都会从德州赶来收葫芦,一直到11月初收完再赶回德州在网上直播卖葫芦。

“每只葫芦都是独一无二的,几亩地里才能长出一只精品葫芦。”于朋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前后正是路庄村最热闹的时候,全国商家云集于此集中备货,像他这样的外地人在路庄村专门租店收葫芦的有近百家。

葫芦,“福禄”,寓意着福禄双全、富贵吉祥,自古以来被当作招财纳福的吉祥物。鲜为人知的是,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草本作物之一,葫芦、葫芦造型或带有葫芦纹样的遗物在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遗址中都曾被发现。

而路庄村所在的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著名的马颊河在此蜿蜒流淌三十多公里,充足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土壤、气候造就了质量上乘、久负盛名的葫芦产地。

琳姐葫芦店铺隔壁,是一家开了将近十年的鑫盛缘老葫芦店,店主路福建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葫芦生意。

在路福建的记忆里,路庄村与葫芦结缘至少有40年的历史了,但那个时候路庄村的葫芦并没有市场。路福建说,他年轻时背着自家种的葫芦去天津闯市场,起初葫芦的品种比较少,多是苹果葫芦、柿子葫芦,后来陆续出现了美国葫芦、北京葫芦、蚂蚁葫芦等四五十个品种,路庄村种的八宝葫芦也变得出名,如今市场上又掀起了异型葫芦销售热潮。路福建最近筹划着,要尽快在村里开一间葫芦博物馆。

据路西村党支部书记路正峰介绍,全村共有1304人,常住人口900多人,95%以上做葫芦生意。在2001年以前,路庄村的葫芦种植规模很小,种植品种单一、加工技术简单,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村里葫芦产业的发展。那时候,村里人都是背个蛇皮袋,装上葫芦去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景点、火车站售卖。经过20多年的发展,路庄村已经成为全国葫芦产购销的集散地,如今葫芦种植产业从本村辐射到了周边乡镇甚至外省,并且形成了集葫芦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葫芦产业化经营,“中华葫芦第一村”叫响全国,去年跨入了“亿元村”行列。

夜幕降临,路庄村沿街的店铺依旧灯火通明。村里最北头的路军葫芦店里,22岁的路志玮正在网上直播卖葫芦。

“去年大学毕业后,我决定返乡创业。”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路庄村的葫芦迎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全村在天猫、淘宝、阿里巴巴等平台共开了300多家网店,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及欧洲国家。

“爷爷当年是搬个马扎坐在街上卖葫芦,父亲开了这间路军葫芦店,而我今年又在隔壁开了一间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店,叫路玮百绘葫芦。”路志玮希望,通过电商和直播平台,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葫芦文化,还要将家乡的葫芦卖到更多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