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淘宝技艺人四成来自90后 “非遗+电商”形式帮力屯子复兴

数据统计,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达63.29岁,愿意继承衣钵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令人意外的是,在淘宝上非遗传承开始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的特征。9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联合发布《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淘宝天猫平台上非遗消费者数量、人均消费支出连续三年增长,购买非遗商品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

“走进衣食住行里的非遗才能更好地传承,促进非遗消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非遗保护传承最有效的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首席专家刘志明表示,“非遗+电商”模式直接拉近了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把“文化遗产”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资源”。

据了解,当前我国仅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就有1570项,73%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传统乡村。非遗搭上互联网快车道,吸引更多年轻传承人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乡村就业创业机会,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淘宝天猫平台上,非遗店铺数量超过35000家,较两年前增长接近32%。报告指出,购买非遗商品成为了年轻人的新潮流,淘宝天猫平台上非遗消费者数量、人均消费支出连续三年增长,85后和90后成为消费主力。刘志明认为,目前国内非遗已经逐渐从冷门走向热门,从小众走向大众,并呈现出新一代非遗手艺人引领非遗消费的趋势。

“银花丝不应该停留在宫廷或者博物馆里。”王晓璐是一位80后的淘宝店主,她的母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成都银花丝指定代表性传承人。她告诉新京报记者,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能接触到银花丝,特别设计了一些平价饰品,还结合生活中的灵感和热点创作,比如大熊猫、三星堆面具和兵马俑等,最近她用银花丝做的东京奥运会马龙夺冠图更是出圈。

刘志明指出,近年来的“非遗热”是多方面要素推动的结果。首先,过去10多年来,各级政府出台数量众多的非遗传承保护政策法规以及各种措施,如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等;其次,随着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加之国货品质日益提升,人们消费理念发生转变,国潮的兴起为非遗热创造了良好环境。

“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力量,非遗传承人商家可以与九亿量级的消费者直接连接,打造爆款和网红产品,让过去非常分散和碎片化的非遗产品,通过直播可以更广泛更精准地触达消费者。”据此次调查报告,72%的受访手艺人表示,淘宝是其主要的销售渠道。据了解,去年淘宝非遗直播场次达380万场,八成成交来自商家自播。

近年来,非遗产业成为西部开发、西部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志明认为,西部地区淘宝天猫店铺的快速增长,与各级部门的非遗扶贫举措和淘宝天猫等平台的扶持政策有直接关系。据了解,2019年甘肃省建设各级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6家,当年累计吸纳就业4700多人。在2020年“非遗购物节”期间,甘肃省相关非遗企业加入淘宝“613非遗传承人”商家群,帮助48家省级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各大线家网店。

比如,甘肃庆阳人刘兰芳是庆阳香包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着4000多名来自周边贫困地区的绣娘们创新品、开淘宝。她把传统的香包挂件设计成拖鞋、抱枕、丝巾、包包等,累计带动了2万名庆阳妇女学习刺绣、就业增收。目前,不仅大女儿张煜瑶多年来专攻绣制,连小儿子张煜琛毕业后也回到老家经营淘宝店。

报告显示,在淘宝天猫平台上,西部非遗店铺数量增幅在全国前十中占据六席,其中,甘肃省增幅达145%,位列全国第一。今年,西部商家的非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增速显著领先于中东部;在淘宝非遗皇冠店数量增幅方面,甘肃和青海是全国唯二超过100%的省份。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报告数据,过去一年里西部省份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其中新疆、甘肃出现了千万销售额的淘宝天猫非遗店。

实际上,73%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传统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刘志明指出,在脱贫攻坚中,非遗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它在乡村振兴中也同样会发挥重要作用,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故乡。

据了解,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达63.29岁,很多非遗项目都面临着传承人青黄不接的困境。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电商,看到了非遗工艺的未来机遇。在接受问卷调研的淘宝手艺人中,约40%是90后,65%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与上一代相比,他们更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懂得设计和产品创新,熟悉直播等营销手段,能把现代设计和市场元素注入到非遗的改良和创新中。”

“草编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原本只是用来烧火的玉米叶子,被当地人回收、染色、晾晒,最后编成漂亮的收纳筐、包包。但是,长久以来这门技术一直在为欧美时尚大牌代工,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淘宝店“VINE维内”主理人兼设计师孟祥君是一名90后,据他介绍,三年前回到老家山东沂南创业,带着一群会非遗草编的奶奶们,打造原创草编包品牌。至今,他的团队在沂南县和周边县市设立了5个工作站、70多个加工点,累计带动2000余个会草编的留守妇女就业。

刘志明强调,带着新思路、新想法的年轻人正在摸索出一条以非遗传承保护,促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让非遗在产业融合中焕发持久生命力。“未来需要进一步为非遗产业化注入年轻化动力,包括消费者年轻化和非遗店铺经营者以及非遗手工艺人的年轻化。”